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的39家国外企业,其中37家已经进入中国,并构建了完善的业务体系。 这样的数字足可以证明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群雄混战的状况。苏子孟用3个词来概括中国工程机械市场DD全球*开放、竞争*充分和国际化程度*高.
事实证明,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规模已经跃居全球**,中国已经成为国外企业全球拓展的战略重心,其中多数企业还投资建立了制造和研发基地,不断完善在中国的布局。竞争*充分的原因不仅来自于国外企业,更来自于中国本土的工程机械企业。
2010年,中国工程机械领域*大的企业DD徐工集团营业收入超过660亿元人民币;中联重科达到了523亿元人民币;三一集团超过了500亿元人民币。在2011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位居10强之列,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具备***规模和竞争力的超大型企业。与此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走出去战略升级,中国企业正在全世界范围积极谋求更大发展,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不断融入世界,中国与世界工程机械产业之间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徐工董事长将这种态势概括为一进一出.一进是指国外企业纷纷挺进中国,在中国布下更多、更实质化的棋子,将更多与世界同步的理念、产品、技术引入国内。一出是指中国企业也在加速出海,大力推进国际市场拓展。一进一出之间,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整体竞争实力正在与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对接。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推进,已经初步告别简单的产品出口模式,转而投向海外建厂、海外收购等高阶方式。
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收效明显。大多数中国企业由过去单纯的规模式增长、市场驱动型发展,逐步实现了向价值驱动式成长的转变,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产业地位大大提升。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迅猛发展度过了一段甜蜜期后,今年整个行业产销从4月份开始下滑。这预示着市场拐点已经到来,以中低端为主的市场或面临新一轮洗牌。对未来市场前景的不乐观情绪并不少。然而,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容易引起外界误解,实际情况是,工程机械行业的拐点并非从增长变成下降,只是从高速增长变成了平稳增长。
中联董事长预测,市场规模仍在上升,明年也不会改变增长的态势。詹纯新的看法是,行业整体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被业内人士归纳为两个:一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货币政策从紧;二是产能过剩导致各家企业销售下滑。产能在急剧地增长,产能过剩应该说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也导致市场竞争会异常激烈。
斗山工程机械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托尼?海尔山表示,产能过剩在中国开始出现,太多参与者都进入了市场。与诸多看空的观点相比,对于未来市场的趋势,很多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显得很有信心。
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都是依靠着中国基础设施扩大和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尤其这10年有一个快速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个个都是好样的,都是在一个充分竞争的时代和国内、国外同行的竞争、合作、发展中练就了一身高强武艺。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还是有点儿底气的,因为这几年确确实实有所进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和企业,如今在理念、战略上已经实现了质的提升,在制造体系和水平上,已经跨出中国迈向全球。
企业家的信心不只来自于自身,还来自于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中国的水利设施建设、保障性房建设未来都将有很大投入,与此同时,缓建的高铁和核电站也会有广阔空间。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