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乡村住宅建筑节能探索(中国矿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造。依据乡村住宅的本土特征从建筑环境、建筑围护结构两方面探讨了住宅节能措施。
全国有13多亿人□,其中乡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他们的居住条件、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稳定发展。据国家统计局资料从1979~ 1998年的20年中,全国新建住宅185亿m2其中城市住宅47亿m2,村镇住宅为138亿m2-1.到2010年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30m2农村需新建住宅30多亿m2.我国已成为世界头号住宅生产国这对资源不足的中国来说,降低乡村住宅的建筑能耗对加快建筑节能步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乡村住宅现状11乡村住宅建设的误区大多数乡村住宅缺乏建筑方面的指导东搬西抄,盲目地接受外来文化“,使原本不符合当地气候条件传统文化的建筑移植过来放弃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本身存在的具有自然生态特点”的建筑形式使建筑既无时代特征又缺少地方特色。
在进行住宅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住宅使用功能的未来变化,由于受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多数住宅设计没有超前意识,缺少长远打算,对以后住宅建设的调整、可改造的余地考46虑不周。
12存在的热工质量缺陷大多数乡村住宅依靠火炕取暖(一曰三把火),这种间歇供暖方式导致了室内温度分布不均,炕面温度有时高达402,而外墙墙角处温度却很低,造成内表面平均辐射温度过低,对人体产生强烈的冷辐射,并且夜间温度过低。外墙角主体部位结露、结霜现象也较为常见。
13节能工作进展缓慢虽然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实施多年,但当前乡村住宅在推广建筑节能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节能意识差,片面追求建筑外观上的豪华而忽略了室内的热环境质量。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城镇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仍不足3%,乡村住宅中节能建筑数量远低于这一数据,建筑节能工作任重而道远。
2建筑节能探索及解决对策21利用自然条件,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作者葛翠玉,002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02级研究生。
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传统住宅一直遵循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对环境的关注成为人类切身利益的孩心,在住宅选址时必须以当地气候特征、建筑所处环境、居住对象的热舒适习惯、地区的历史文化等作为选择的要素。
地域上的自然环境在乡村住宅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乡村住宅根据当地气候特征、人文环境、经济水平、地方材料和构造方式,从建筑物理(声、光、热"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计,而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
在总体环境布局中,应合理确定建筑朝向、间距、绿化等。大多数农村住宅保留了传统习惯潮向按南北向布置。建筑朝向对冬季太阳辐射得热和夏季自然通风影响较大,由于农村受污染程度远低于城市太阳辐射强度比城市强,南北向布置可有利于增加冬季太阳辐射得热,同时乡村住宅多由一层住宅构成,密度低篇本上不存在互相遮挡的问题。
对于住宅周围的绿化,当地农民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选择树种到布局都是自发的,忽略了植物、水等自然元素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如改善住宅庭院的小气候、净化空气、防止噪声等,绿化必须充分考虑自然元素,结合当地具体条件选择树种,若运用得当能改善室内气候环境,降低能耗。有些人认为农村不存在绿化问题,在新村规划时,只建房不种树导致周围小气候恶化同时给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也带来困难。
2.2提高建筑保温性能,消除热工缺陷由于乡村住宅与城市住宅在形式和供暖方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别,加之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受到建筑技术的制约,因此在考虑住宅节能时,需对乡村住宅的特点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设计出一套适合乡村住宅的节能方案。
2.2.1加强墙体保温采用复合保温材料室内热环境与建筑材料、构造方式有密切关系,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对建筑的热工性能有很大影响。寒冷地区乡村住宅多为砖混结构,外墙为240粘土实心砖内外抹灰。由于粘土砖自重大,热工性能差其热阻虽大于卫生低限热阻但仍小于节能热阻。因此在进行墙体设计时应以减少室内温度谐波传至外围护内表面的衰减度!(作为评价指标。
这就须发展复合墙体才能大幅度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做到墙材改革与建筑节能有机结合。
乡村住宅一般不采取集中供暖,而是利用炊事余热或土暖器采暖,因此240砖墙虽然满足了热工设计的*低热阻,但从节能标准出发,其保温性能差,内表面易产生结露现象,*有效的措施就是采用节能热阻来计算墙厚。由于农村特有的生活行为方式可取寒地乡村住宅冬季室内计算温度16,为宜若要使砖墙的热阻达到所需的节能热阻,所需厚度是240砖墙的2.83倍,这将造成使用面积减少、外墙自重大、对抗震不利等缺点,因此建议使用复合墙体或轻质高效的保温隔热墙体,减少建筑使用能耗。
墙体轻质化和提高热容量相互矛盾,轻质化可减少建筑材料使用量降低建筑物自重荷载,节约能源加快建设速度而提高墙体热容量则需使用厚重材料以提高其保温隔热性能达到居住舒适,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采用复合墙体。根据该地区特点和新型墙材的热工性能,单一材料的非承重内墙可用200~250mm加气混凝土墙,承重墙体一般采用370mm多孔砖墙若为240厚砖墙需采取复合保温措施。
222合理选择窗型<加强窗户的气密性改善窗户的保温性能主要从窗框(扇)材料和玻璃两部分入手。一般居住建筑通过窗户的热损失量约占总散热量的1/3(乡村住宅更高)。因此增强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窗的能耗是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和提高建筑节能水平的重要环节。
(1腊高窗框保温性能。寒冷地区乡村住宅选取的窗框材料大多数为木窗或钼合金单层平板窗。钼合金窗造型美观、采光保温均优于钢窗,但钼合金型材与窗洞侧壁交接处易产生热桥,需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或空气层截断窗框扇,并加强窗与洞口周边缝隙的保温措施。
(2腊高玻璃的保温能力。由于玻璃层数少玻璃内外侧温差大,易产生结露。*好采用双层玻璃窗在外墙保温性能提高的前提下减少通过窗的热量*为经济。下面为不同玻璃层数之间的热损关系:双层玻璃的热损是单层玻璃的1/2,双层玻璃加一隔热百叶窗的热损耗仅为单层玻璃的1/10,钼合金窗框的冬季热损失及夏天热增都大于木窗框的三倍。若暂时无经济能力可在玻璃扇内侧框上贴透明塑料薄膜形成2cm左右的空气间层,这样可使外窗的热损减少605左右。
由于农村太阳辐射强度比城市强,可适当加大住宅节能南窗,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热,其窗墙面积比以2.2.3就地取材,传统与现代构造相结合乡村住宅大都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在屋顶构造方面具有独特的形式。该地区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屋顶多采用坡屋顶,屋顶构造由檩条、苇箔、麦草泥和红瓦组成,即在屋架上搭设檩条,在檩条上部铺一层5~8cm的苇箔,再铺设8~10cm―层的麦草泥表面撤一层水泥石灰浆(起凝固作用),经碾压后即为保温层,*后挂瓦1防水层2.麦草泥是将麦草、麦衣、泥浆混合后碾压而成,厚度为8.10cm,兼保温和找平作用,保温隔热性能好,蓄热量大,能较好地保持室温的稳定性,且取材方便对寒冷地区冬暖夏凉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型材料的出现,乡村住宅逐渐将传统的屋顶构造与现代构造相结合别用钢筋混凝土板或其他材料作吊顶,与传统屋架形成阁楼,可在夏季作为热缓冲层冬季作为保温层减少了室温波动的大小。这种屋顶结构有多种优越性被多数农宅使用。
23普及节能知识,提高村民节能意识(上接第34页)中间单元向后退进少许,围合成中央庭院。底楼和南楼底楼的布置手法差不多,匕边为16个车位的车库,以内廊分隔成汽车司机的宿舍,中间单元南边布置锅炉房(X楼面中间单元一梯2户,户型均为4室户,其特点是卫生间设在在乡村建立节能住宅试点,建设一批满足乡村特有要素、居住环境好的住宅,通过试验项目,既可推广村镇规划的基本知识又可普及建筑节能知识,让农民切身体会到初期的较高投资会带来长期的效益回报。同时由于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土地使用量增加。人均建筑面积增大乡村住宅不应停留在传统的单层院落,应逐渐向二层连排住宅方向发展。
3结语经上述分析乡村住宅在建筑节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且乡村住宅不同于城市住宅,必须在各要素间找到平衡切入点才能增强保温隔热性能,提高乡村住宅室内热环境。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