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能源消耗相应也越来越大,为合理利用能源,国家出台并修改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节能标准由30%提高到50%,越来越要求建筑节能在热工设计和技术措施上改变传统观念,采用新材料、新技术1.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冬冷夏热,北方干燥南方潮湿,冬天需要暖气,夏天需要空调,而采暖制冷都需要能源,因此,我们只有在大力开发能源和注重节能的条件下,来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的目的。本文利用现有的气候、环境条件,通过节能设计方法、建筑材料的选用和综合技术措施在建筑热工设计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1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单体的平面、剖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等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并尽量避免主要使用房间受东、西曰晒。
建筑物体形系数控制在0.3及0.3以下。
为不遮挡直射阳光,防止室内局部过热,不同朝向窗户宜采用不同形式的遮阳措施,同时在建筑设计中可结合外廊、阳台、挑檐等处理以达到遮阳的目的。
采暖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和外廊应设置外窗,楼梯间可不设采暖设备,但楼梯间隔墙和户门应采取保温措施,并应计算其传热耗热量。
在建筑设计中尽量采用矩形形状以期减少建筑物的形体系数,减少外表面积。
屋顶和东西向外墙内表面温度应通过验算保证隔热设计等标准的要求。
2建筑节能的措施建筑物的节能主要是通过控制建筑物的外表面和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来实现。归纳起来主要有“减热”和“隔热”。所谓的“减热”,就是减弱室外的热作用;所谓的“隔热”,就是减少传进室内的热量和降低房屋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因此,二者在处理的对象、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上是有所区别的,但又有着内在的联系,那就是要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因素而防止不利的气候因素,以创造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
2.1墙体节能传热损失有25%是通过墙体传导的,因此加强外墙围护结构的保温至关重要。
2.1.1复合外墙内保温复合外墙由外墙、主墙体、空气层、保温板内面层或保温砂浆组成,此种做法目前采用较多。
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板状聚板类(常用纸面石膏板与聚苯复合保温板)一类为粉状加水搅拌成浆状抹在外墙内表面。目前*常用的节能措施为后一类。主要有:膨胀珍珠岩、砂浆、石膏珍珠岩保温砂浆、硅酸铝纤维和稀土材料保温砂浆等。它的优点是施工方便,增加造价不多;缺点是减少使用面积,二次装修时可能损坏保温层,且室内环境热稳定性稍差等,在要求节能50%的阶段,此种墙体比例会有所下降。
外保温复合外墙:由外覆面层、保温层、空气层及主墙体组成,其保温性能优于内保温复合外墙,保温层对主体结构有保护作用,减少了热应力的影响,有利于防止弱节点产生热桥。对房间热稳定有利,不影响内部二次装修,对改造房施工特别有利,但造价较高。
2单一材料外墙替代粘土有:加气砼砌块、配筋加气砼墙板等和空心砖外墙以上两种墙体存在以下优点:1)节省原料土25%以上;2)隔热保温,隔声性能好,如240mm厚的模数砖,隔声达45分贝,满足二级隔声;3)减轻墙体自重,有利于抗震,降低建筑费用;4)施工中不砍砖,提高砌筑效率,节省材料;5)减少砌筑砂浆6% 2.2窗户节能由热工计算可知,单层钢窗单位面积的温差传热损失,比370厚实心砖墙大约大三倍左右,与空气渗透热相加约占全部损失的50%左右,因此门窗的保温性和气密性对采暖能耗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基础上,对开窗面积就作控制,并根据朝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墙体面积比。
为改善保温效果应选保温性、气密性、隔声性、透气性、安全性、抗风性都较好的门窗代替,如:双层玻璃窗;双玻彩板钢窗和铝合金窗;塑钢门窗(单玻、双玻)。
2.3屋面节能屋顶隔热一般通过材料和构造来实现,如选用采热系数小、蓄热性大的材料,同时注意材料层的排列。为做好屋面节能,现阶段宜用以下方法:高效保温材料屋面同架空型保温屋面相结合,及聚苯板保温屋面和架空隔热板同时使用。
倒置型保温屋面:外保温屋面,此种屋面保温层在防水之上,使保温层还起到了防水层作用,这些材料必须防水和耐气温性能好,不易老化,以挤出型聚苯乙烯板为好。再在其上用砼预制块压住,不要粘结,以便于维修,其价格比较适宜。
屋面的隔热构造一般采用封闭空气层的做法,间层的厚度为50mm~60mm,阻值*大,但不便于施工,因此实际施工常用100mm ~150mm的间层厚度,其隔热效果也很好。有的地区的建筑还采用通风屋顶、阁楼屋顶和吊顶屋顶、植被屋顶、蓄水屋顶等进行隔热处理,提高屋顶的隔热能力以起到节能效果。
通过以上各种措施的施实,采取各种技术保温措施,建筑节能达到50%的标准是能够实现的。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